广州凌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
客户至上 诚信经营 开拓创新 求实合作 因为专注 所以专业 不断完善 不断创新
首 页 >> 新 闻 >> 行业新闻 >> “了不起”的中国制造还需更努力
搜 索
最新新闻
7月 Top10
No data
“了不起”的中国制造还需更努力
http://www.chlingkong.com
文章来源: 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: 2017-10-23

中国制造”不断给人惊喜,也频频收获点赞。近日,一向自诩为业界“扛把子”的德国人,也怒夸中国制造“了不起”。德国《质量管理杂志》网站报道称,54%的受访者认为,中国制造业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,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制造 到2025年中国制造 中国经济发展将给德国带来挑战。

这些年,“Made in China”成为全球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。有推特网友略带调侃地感叹:“上帝创造了地球和天堂之后,其他东西都是中国造。”除了服装、鞋帽、家电、玩具、电子产品等行销全球外, 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也展现出了爆发力,神舟飞天创造的“中国高度”,蛟龙潜海成就的“中国深度”,高铁飞驰跑出的“中国速度”,北斗导航测算的“中国精度”,都令世界叹为观止。回望当年“连火柴、铁钉都不能生产”的困窘,今天,中国无论是工业门类齐全程度还是产品的质量档次,都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

但在进步显著的同时,工艺水平还不够高、技术能力还不够强依然是大部分“中国制造”给人们的第一印象。从大米奶粉到电饭锅马桶盖,中国游客“走到哪里买到哪里”的抢购消息不绝于耳。而譬如汽车发动机、飞机发动机、高端摄像头、电子元器件、高端芯片等领域的研发,一直是我们的短板,也使相关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。据测算,生产一部178.96美元的苹果手机,负责组装的中国企业仅赚得6.5美元。现实的尴尬时时刻刻提醒我们:在许多领域,“中国制造”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不小差距,还没有真正取得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。

总体来看,“中国制造”长期多以价格低廉、产量庞大胜出,但放眼国际,这种“拼量”发展模式正面临“双向挤压”。一方面,后危机时代的发达国家已重新审视实体经济,纷纷大举实施“再工业化”,另一方面,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方面展示了更大成本优势。反观国内,随着消费需求升级,“便宜”已经不再是左右人们选择的唯一指标,消费潜力大量境外“落地”就是证明。可以说,“中国制造”想要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和代工,必须紧跟市场,严把品质关和增强创新能力,“做好”“做精”“做强”,抓紧突破核心技术,跃升到产业链前端,打造出“中国品牌”。

“它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。”同济大学材料系教授任天斌曾对圆珠笔笔芯的自主研发这样阐释。其实,中国制造的突围,也是这个道理。很多时候,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,也不在于市场大小,而是一种态度、一种精神。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,为“中国制造”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前是“分到分不用争,寸到寸不过问”,现在是“精确到0.01毫米”,以前是“能用就行”,现在是“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”,坚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令中国高铁一骑绝尘,成为全球“优等生”。不苟且、不将就、不敷衍,精耕细作、精雕细琢、精心钻研,方能真正提高“Made in China”的含金量和竞争力。

向下一站出发,“中国制造”已攒下足够资本,涵养了足够动能。正视差距,潜心钻研,踏实奋斗,“中国制造”会迎来更美的春天,会有更多“了不起”的创新创造在东方沃土涌现。

相关新闻